程序员的自我修养-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交付质量
“大家好,我是程旭圆,最近过得不怎么好!需求变来变去,让我非常烦躁。bug改不完,旧的去了新的来。更过分的是,上星期那个bug竟然又出现了,苦苦找不到原因,太诡异了。不知道做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好不容易做完的功能,结果被各种喷。产品真是**!”
这是不是你现在或者曾经有过的状态?负责任地讲,**的不是产品自己,是项目相关的所有人,包括用户自己。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有没有科学的方法来避免这种困惑?作为一个程序员,能做些什么?答案是肯定的:
01 本文概要
02 正确认识软件质量

关于软件质量,每个人都可以想到若干个词汇来形容它,但不一定全面。国家标准《GB/T 32904-2016 软件质量量化评价规范》中定义了软件质量模型,评价一个软件的质量时,可以用该模型作为参考。
03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质量

软件的开发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这就是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在国家标准《GB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04 业界关于质量保证的措施
评审

测试

测试阶段
测试方法
无论是在哪个阶段,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即便是只做黑盒测试,都需要面临一个问题:
05 TDD在敏捷开发中的角色

我为什么会提到TDD(Testing Driven Development)?TDD与开发方法有关,每一个产品/项目的研发都会采用一定的方法。
06 从UnitTest向TDD靠拢

TDD的核心步骤:
我列出了一些点,可以作为落地TDD的参考:

07 抛砖引玉:一个简单案例

开发语言:Java
应用框架:SpingBoot 2.4.2
测试框架:junit-jupiter 5.7.0 spring-boot-starter-test
示例功能:用户登录(演示demo)
GitHub地址:
08 总结
我们首先建立了统一的理论认知,然后又介绍了一些久经考验的方法,最后提出了一些落地的建议和示例,不妨把这篇文章作为自己的指导大纲吧。
通过本文的学习,应当有以下收获:
最后把我曾看到过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任何新的技术,尤其是会改变人行为习惯的技术,总是信的人越来越信,不信的人总能找到反驳的理由。
消极的人即便是把卡奈尔的书倒背如流也无法获得积极的心态,但是当你用积极的心态获得成功时,你就再也离不开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