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你写的代码总是这么复杂?
摘要:有句话说得很好,“代码质量决定生活质量”,当你把软件的复杂性降低了,bug减少了,系统可维护性更高了,自然也就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前言
在进行软件开发时,我们常常会追求软件的高可维护性,高可维护性意味着当有新需求来时,系统易扩展;当出现bug时,开发人员易定位。而当我们说一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太差时,往往指的是该系统太过复杂,导致给系统增加新功能时容易出现bug,而出现bug之后又难以定位。
那么,软件的复杂性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John Ousterhout给出的定义如下:
可见,软件的复杂性是一个很泛的概念,任何使软件难以理解和难以修改的东西,都属于软件的复杂性。为此,John Ousterhout提出了一个公式来度量一个系统的复杂性:

式中,p
从公式上看,一个软件的复杂性由它的各个模块的复杂性累加而成,而 模块复杂性 = 模块认知负担 * 模块开发时间,也就是模块的复杂性即和模块本身有关,也跟在该模块上花费的开发时间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模块非常难以理解,但是后续开发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它,那么它的复杂性也是很低的。
导致软件复杂的原因
导致软件复杂的原因可以细分出很多种来,而概括起来莫过于两种:
软件的复杂性往往伴随着如下几种症状:
霰弹式修改(Change amplification)。当只需要修改一个功能,但又不得不对许多模块作出改动时,我们称之为霰弹式修改。这通常是因为模块之间耦合过重,相互依赖太多导致的。 比如,有一组Web页面,每个页面都是一个HTML文件,每个HTML都有一个背景属性。由于各个HTML的背景属性都是分开定义的,因此如果需要把背景颜色从橙色修改为蓝色时,就需要改动所有的HTML文件。

认知负担(Cognitive load)。当我们说一个模块隐晦、难以理解时,它就有过重的认知负担,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读者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明白该模块的功能。比如,提供一个不带任何注释的calculate接口,它有2个int类型的入参和一个int类型的返回值。从该函数的签名上看,调用者根本无法得知函数的功能是什么,他只能通过花时间去阅读源码来确定函数功能后才敢去调用该函数。
int calculate(int val1, int val2);
不确定性(Unknown unknowns)。相比于前两种症状,不确定性的破坏性更大,它通常指一些在开发需求时,你必须注意的,但是又无从得知的点。它常常是因为一些隐晦的依赖导致的,会让你在开发完一个需求之后感觉心里很没谱,隐约觉得自己的代码哪里有问题,但又不清楚问题在哪,只能祈祷在测试阶段能够暴露而不要漏洞商用阶段。
如何降低软件的复杂性
对 “战术编程” Say No!
很多程序员在进行特性开发或bug修复时,关注点往往是如何简单快速让程序跑起来,这就是典型的
与战术编程相对的就是

让模块更“深”一点!
一个模块由接口(interface)和实现(implementation)两部分组成,如果把一个模块比喻成一个矩形,那么接口就是矩形顶部的边,而实现就是矩形的面积(也可以把实现看成是模块提供的功能)。当一个模块提供的功能一定时,

模块的使用者往往只看到接口,模块越深,模块暴露给调用者的信息就越少,调用者与该模块的耦合性也就越低。因此,把模块设计得更“深”一点,有助于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深模块呢?
更简单的接口
简单的接口比简单的实现更重要,更简单的接口意味着模块的易用性更好,调用者使用起来更方便。而简单的实现 + 复杂的接口这种形式,一方面影响了接口的易用性,另一方面则加深了调用者与模块的耦合。因此,在进行模块设计时,最好遵守“把简单留给别人,把复杂留给自己”的原则。
异常也属于接口的一部分,在编码过程中,应该杜绝没经过处理,就随意将异常往上抛的现象,这样只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更通用的接口
在设计接口时,你往往有两种选择:(1)设计成专用的接口;(2)设计成通用的接口。前者实现起来更方便,而且完全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但可扩展性低,属于战术编程;后者则需要花时间对系统进行抽象,但可扩展性高,属于战略编程。通用的接口意味着该接口适用的场景不止一个,典型的就是“ 一个接口,多个实现 ”的形式。
有些程序员可能会反驳,在无法预知未来变化的情况下,通用就意味着过度设计。过度通用确实属于过度设计,但对接口进行适度的抽象并不是,相反它可以使系统更有层次感,可维护性也更高。
隐藏细节
在进行模块设计时,还要学会区分对于调用者而言,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是不重要的。隐藏细节指的就是只给调用者暴露重要的信息,把不重要的细节隐藏起来。隐藏细节一则使模块接口更简单,二则使系统更易维护。
如何判断细节对于调用者是否重要?以下有几个例子:
1、对于Java的Map接口,
2、对于文件系统中的read函数,
3、对于多线程应用程序,
进行分层设计!
设计良好的软件架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层次清晰,每一层都提供了不同的抽象,各个层次之间的依赖明确。不管是经典的Web三层架构、DDD所提倡的四层架构以及六边形架构,抑或是所谓的Clean Architecture,都有着鲜明的层次感。

在进行分层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层都应该提供不同的抽象,并要尽量避免在一个模块中出现大量的
所谓的
public class TextDocument ... {
private TextArea textArea;
private TextDocumentListener listener;
...
public Character getLastTypedCharacter() {
return textArea.getLastTypedCharacter();
}
public int getCursorOffset() {
return textArea.getCursorOffset();
}
public void insertString(String textToInsert, int offset) {
textArea.insertString(textToInsert, offset);
}
...
}
学会写代码注释!
总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降低软件的复杂性也一样,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