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首起暗网案件告破说起——暗网,超乎你想象
今天环球时报发布以下新闻:“全国首起暗网平台案告破 搭建yin秽网站 注册会员已达6万多名”。

我们来看看报道对嫌疑人王某的描述,一方面能够体现王某的技术优越心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暗网的技术特点,王某对其安全保密性有信心。
“据了解,王某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类专业,也曾开办过一些网站,对于互联网十分精通。王某到案后,态度极其恶劣,未有悔罪表现,自恃所使用的是强加密系统,在‘暗网’查证无异于大海捞针,认为公安机关不可能掌握其犯罪事实,对涉案情节一概否认,抗拒审查。”
所以,究竟什么是暗网,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竟被用于这样不堪的内容?
一、什么是暗网
“暗网”是指只能通过特殊软件对指定电脑进行授权、进行特别的配置才能访问的网络;
暗网里的服务器和数据传输都是“隐形”的,在暗网以外(称之为明网)的搜索引擎上无法检索到,googgle也不行;
暗网成员之间的通信有高轻度的隐蔽性、安全性,一般技术手段很难拦截,即使拦截到也难以破解、难以追溯。
正是基于这些特点,暗网天然成为了网络犯罪者的聚集地,交换赃物的集散地,如同专收、专售旧货的二手市场,暗网是专收、专售违法违禁物品、服务、数据的大市场。尽管相较于明网“暗网”仍然非常小,但从收售内容的恶劣程度、影响程度、交易金额这些方面考虑,这个“大”字一点也不为过。
二、暗网怎么进
1、暗网网站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在暗网界比较知名的搜索引擎: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这类网站的后缀不像我们经常见到的.cn 、.com,都是以.onion结尾,他们能够检索和他们一样的、多数是以.onion结尾的暗网网站。
如何进入暗网,访问“隐形”的搜索引擎和网站呢?

Tor不是网络匿名访问的唯一手段,但它是目前全世界最流行、最受欢迎的手段。这个免费、开源的程序可以给网络流量提供三重加密保护,并将用户流量在世界各地的电脑终端里跳跃传递。
安装完之后导航页类似这样,那些.onion为后缀的网站就可以打开了——我们在这里看一下就可以了,不建议自己尝试,以免触碰红线:

2、暗网内容
至于这些网站是干嘛的?暗网里面有什么内容,在这里不能多讲,全是我们这些良好公民共同抵制的突破法律红线、道德底线的事物与数据,否则也没必要放到暗网里去讨论、去交易。黄赌毒的内容不提,说一下其中交易的非法数据的情况,下面两张图是2019年初360发布的暗网非法数据交易总结,涉及电话号码、证件号、行为记录、账号密码等大量个人信息,以及企业数据库密码等信息。单次数据交易量条数超过1个亿的不在少数。


三、暗网技术原理
Tor至少使用了三种技术措施来保护网络传输的安全性、隐蔽性:
1、随机路径,增加追溯难度
Tor客户端先与目录服务器通信获得全球活跃中继节点信息,然后再随机选择三个节点组成访问路径,用户流量跳跃这三个节点之后最终到达目标网站服务器。
这条路径会定时拆除并重新选择节点建立新路径,这使得第三方(如政府)难以通过拿下单个或少数节点来获取用户的完整访问记录,使得从节点入手的追溯变得极为困难。

2、三重匿名代理,增强隐蔽性
Tor不仅仅是隐藏自己的IP地址这么简单,这只是一般代理工具能够实现的功能,Tor比一般的一重代理要高明得多,它是一种多重代理。
用一重代理有一个坏处:如果一重代理本身是恶意的(想象一下你的VPN提供商是恶意的),那么它就可以知道你访问过什么网站。显然,这不能满足我们的“谁都不能知道是我访问了网站”的隐私需求。
Tor的本质是一种“代理节点快速动态变化的加密三重代理”。我们还以上图为例,Bob只知道数据请求来自节点C,节点C只能知道有数据从节点B发送到了Bob,节点B只能知道有数据从节点A发送到了节点C,节点A只能知道Alice访问了节点B。没有那个节点能像一重代理那样,知道全部访问的细节,每个节点都只知道访问的一部分。

3、三段式加密传输,提高传输安全
如果不加密,那么恶意节点就可以知道网络传送的内容是什么,从而就有可能知道是Alice访问了Bob。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Tor采用了多重加密。这也正是Tor为什么叫洋葱路由的原因,因为真实数据被一层层加密,就好像洋葱一层一层的肉一样。

最后再强调一点,技术本身当然是中立的,作恶与否这完全取决于技术是由什么样的人使用的,以及用这项技术来做什么。作为一名信息安全人员,我们自然希望能够搞清楚Tor背后的技术原理,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把它用于计算机取证、作为明网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是没有问题的。
“Don't be 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