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2月看的9部电影和1本书

今年响应国家号召,在深圳原地过年。除了没在家人身边,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没有往年走亲访友工序复杂的民间活动,爬爬山、逛逛展览、看看电影,别有一番过年的乐趣和怡然自得。

回顾一番,发现自己去电影院看了6部春节档电影,3部经典老电影。那种在影院里,屏幕与你咫尺之间的沉浸式体验感,当影片结束,灯光亮起,坐在椅子上回味余韵;走出影院,影厅里那个电影世界的“我”仿佛又与现实世界的自己剥离开来。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我想是最大众的艺术了。

人虽然生活在现实中,但现实往往又满足不了人,所以人心中常有梦,电影就是梦,它把我们所希望的东西通过我们能看的方式展现出来。或许这也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精神力量。

因而,我把春节看的电影和书籍梳理一番,自当是对自己阅读观影的督促,自律比他律更重要嘛!

2月看的9部电影和1本书。

01《温暖的抱抱》

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差!

虽然故事有些俗套,笑点太尬,但《温暖的抱抱》真的很温暖。

这部电影改编自韩国电影《计划男》,男主鲍抱是一个高度洁癖+强迫症+计划通的人。从男主到他家的装修风格都是性冷淡风,只有黑白灰三个颜色,每天打扫清洁消毒,按照自己的计划和习惯生活,甚至连放屁的时间都要精准到下午两点。而女主宋温暖是一个怎样的女孩?生活在大胡同里,孩子成群追赶,楼下的洗脚大姐天天逗趣,扯着嗓子隔空对话,还有洗脚水大战。她每天的生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是个自然随性、大大咧咧却有音乐才情的姑娘。

与其说宋温暖带着鲍抱去感受生活中的烟火气息,让他一步步走出原生家庭的泥潭;倒不如说他们是在互相救赎。

作为喜剧片,也许《温暖的抱抱》会不及格;但作为治愈片,还是可圈可点。

电影给出了一个方向:所有的心理疾病无外乎陷入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无法自拔的原因不在于这种负面情绪本身有多严重,而是缺乏走出泥潭的心理动力,如何获得心理驱动力?正是爱和快乐,可以让心理创伤的人走出阴霾。

02《侍神令》

还没上线,冲着周迅和陈坤,我就说要去看这部电影。

可它实在扑得太惨。

和铭珍讨论时,她说《侍神令》没有《晴雅集》好看。

“为什么?”

“《晴雅集》更符合阴阳师手游,打斗场景很炫酷,故事情节也很紧凑。《侍神令》感觉比较单调,就是周迅和陈坤饰演角色的爱情很细腻,很温情。”

“什么?晴明和百旎有爱情线?我怎么没看出来,他们不是纯粹的革命友谊吗?”

“就是那种细水长流,相互守护的。”

即便如是。他们相识于幼时,相守于经年。一根桔梗手环、一纸侍神令,早已让他们的关系超脱了俗世的爱情。

03《唐人街探案3》

只觉得油腻,推理逻辑杂乱无章,get不到笑点。。。

也许《唐探3》就是想在嘻笑怒骂间彰显人性吧。从故事的角度、技术的角度、思想角度来看,多种元素的杂糅,《唐探3》却没有讲好这个故事。

中国古典文化、秦风的梦、密室推理、经典老歌、Cosplay、完美犯罪、莫比乌斯环、终极彩蛋Q……

唐探系列每一部作品都会选择一个国家作为故事发生的所在地,随着一句“Welcome to Tokyo”,日本特色一一呈现在眼前。剧中参演的日籍演员引起了我内心的回忆杀,饰演《东京爱情故事》中赤名莉香的铃木保奈美在《唐探3》中饰演一名法官,她出场时的背景音乐就是《东爱》的片头曲《突如其来的爱情》。

虽然岁月流逝,那个“永远的赤名莉香”依然深深烙印在记忆中。

(放个视频好难啊!一定要使用通用代码,只能在腾讯视频找,可是没有想要的原声版三年后重逢天桥道别的视频片段。)

言归正传,放眼整部剧,遗憾和不足固然有。

下一站:伦敦。《唐人街探案4》值得期待。

04《你好,李焕英》

套路千千万,唯有真诚得人心。

今年春节档电影最大的黑马,一路逆袭登顶票房冠军,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海报,并没有多大兴趣。看抖音上很多人都是带着纸巾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从影院走出来。心下疑惑:这电影这么感人?便和朋友一起去看,结果,陷进去了。

想我妈了,好想带我妈来看。

说到底,《你好,李焕英》贵在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用平实的故事触动大众心底情感的电影,可遇不可求。

镜头的叙事技巧也很巧妙,本以为是女儿穿越回去改变妈妈的命运,结果是妈妈弥留之际创造出来安慰女儿的梦。

两个人的时间旅行,“欧·亨利”式的结尾,有一种“局中局”的荒诞和破笑为涕。

关于喜剧,我们通常把它分为三种:一种是生理上的,搞怪扮丑,耍帅犯贱,只要能让观众笑就算达到目的了;一种是情感上的,往往带有悲剧的色彩,观众看完回过神来,还能对角色有更进一步的共情;最后一种是既能让人痛快大笑,笑过之后还能产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在《你好,李焕英》里,这场注定醒来的八十年代的梦,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权威对人性的压抑,也让每个观影者都要珍惜父母还在身边的每一天。

亲爱的妈妈,永远健康开心快乐!

05《刺杀小说家》

可惜,烂尾了。

“雷佳音的代表月亮消灭你们,真是雷到我了。”刚出影院,背后有人这样说。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前半段情节紧凑,武侠奇特;结果关宁(雷佳音饰)写的小伙结尾让人哭笑不得,连机关炮都出来了。

“因为他的人物设定就是这样的啊,他又不会写小说,只能那样写啊。”铭珍解释道。

有趣的便是这个故事新颖,奇幻诡谲,真假难辨。

“小说能够改变现实吗?”电影从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理论上似乎不可能。

结果,小说真的影响了现实。但影响小说剧情走向的又是什么?

我想,是信念的力量吧!

06《新神榜:哪吒重生》

热血、朋克,叛逆。

画面很精细,特效流畅,但剧情像打了鸡血似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说未来的电影是表现主义的天下。就是今后的电影会把最大的力气花在视觉表现上,大家可能不会那么关心故事了。

如是而已。

07《无间道123》

《无间道系列》是在家和朋友重温的,港片的里程碑,一气呵成,无间道,如人生。

“对不起,我是警察。”

“我是好人,我为什么要小心?为什么!”

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警校大门关闭的那一刻,分出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门外的人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作为一个好人的生活,笑笑。即使陈永仁在道德上得到了胜利,可他却无福消受。而门里的人即使被贴上好人的标签也无法改变外人的出身。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步都错了,接下来步步错,一如空留恨的刘建明。

可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一个人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补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08一本书《销售巨人》

回顾自己的被销售经历,因为聊得投入,感觉销售顾问真的是为你量身定制出方案,冷静下来,归根结底实质上是因为自己有需求。

前段时间参与预售,有几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当我介绍活动时,那位大哥表示提前有了解过,可以加个微信到时活动来现场看看。我当即表示可以先交个定金预存名额,结果人家不乐意了,直言:“不应该这样销售,你们这样太功利性了,欲速则不达,我都对这个活动有意向了解了,可以慢慢了解。”一位素不相识的人能和我这样说,挺难能可贵的。

正式活动现场,邀约客户时,一位特别会活跃气氛的大哥说:“我活动时从来不会和客户聊天,只要打个电话就到现场了。我和客户聊天都在活动开始前,聊生活、聊心情、聊开心了。”

从这些实战经验来看,其实销售并不一定非要口才好、能说会道(用力过猛则显油腻)。在《销售巨人》这本书里,尼尔·雷克汉姆通过35000个销售实例跟踪告诉我们:销售是一门技术活,销售靠的是一套科学的方法论。所谓失败的销售有千万种原因,但成功的销售总是相似的,成功的销售最重要就在于能够发掘客户的需求,同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但如何才能发掘客户的需求?如何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雷克汉姆通过他长达10年的研究总结了一套销售方法论,可以分解为3个精华点:

1.SPIN提问法,即通过提问来引导客户。

2.FAB介绍方法,当客户有了明确的需求,这个时候就应该介绍产品了,那怎么介绍产品才对客户最有吸引力呢?就是以一个产品如果满足客户的需求来介绍的。

3.销售是个系统工程,在准备阶段要搜集大量客户信息,策划整个会谈,才能厚积薄发、胸有成竹、不断的引导客户。

而且很重要的是,大单销售,不止买卖,而是关系的维持。

》》》结语

好了,越写越多了。每次写东西,不知不觉就写了很多,感觉自己像个隐形话唠。。。希望自己能记录那些开心、有趣、有价值的事情,不论是以什么形式呈现。或多或少,满足了我个人的志趣。

2021年已经将近过去3个月了。只有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珍惜时间,珍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