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太厉害了,终于有人把TCP-IP协议整合成864页学习笔记了

TCP/IP协议族

1、引言和底层技术

因特网是个结构化的、有组织的系统。在讨论因特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和TCP/IP的关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因特网的发展简史。接着我们再定义协议和标准的概念,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要讨论与开发因特网标准有关的各种组织。

这些标准并不是由任何一个特定组织开发的,而是来自于因特网用户们的共识。我们将讨论这些标准从发起到成熟的整个机制。

1.1.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

概述

讨论数据通信和组网中多层结构的思想以及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OSI模型及其体系结构,并指出层与层之间的接口。简单地讨论一下OSI模型中每一层的功能。介绍TCP/IP协议族,并将其层次结构与OSI模型中相对应的层进行比较。举例说明TCP/IP协议中每一层的功能。讨论在TCP/IP协议族的一些层中为将报文从源点传递到终点而使用的编址机制。

1.2.底层技术

虽然TCP/IP协议族通常都被表示为一个五层的协议栈,但实际上它只定义了上三层,因为TCP/IP只关心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这就表示,TCP/IP 假定这些广域网、局域网已经存在,并且连接这些网络的连接设备也已具备。

2、网络层

2.1网络层简介

从概念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全球因特网是一个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暗箱网络,但实际上因特网不是一个单“一”的网络,而是由许许多多网络(或链路)通过连接设备互相连接在一起的。

2.2.IPv4地址

在网络层,我们需要对因特网上的每一个设备进行唯一标识,这样所有的设备之间才能实现全球通信。

2.3.IP分组的交付和转发

2.4.网际协议版本4 ( IPv4 )

在讨论了IP编制机制和IP分组的交付与转发之后,我们在这一 章要讨论的是IP分组的格式。我们将说明IP分组如何由一个基本首部和.些选项构成, 这些选项有时用于促进和控制分组的交付。

2.5.地址解析协议(ARP)

2.6.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2.7.移动IP

2.8.单播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和BGP)

2.9.多播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本篇文档由于文案过长,展示目录截图,整理不易,需要TCP/IP网络协议864页学习笔记的免费获取

3、运输层

3.1.运输层简介

3.2.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

3.3.传输控制协议( TCP )

3.4.流控制传输协议 ( SCTP )

4、应用层

4.1.应用层简介

4.2.主机配置: DHCP

4.3.域名系统(DNS)

4.4.远程登录: TELNET 与SSH

4.5.文件传送:FTP 和TFTP

4.6.万维网和HTTP

4.7.电子邮件:SMTP、POP、IMAP和MIME

4.8.网络管理 (SNMP)

SNMP是应用级的协议,它以少量的管理器站对一-组代理进行控制。这个协议被设计在应用级,因而能够监视安装在不同的物理网络上由不同厂家制造的设备。换言之,SNMP使得管理任务与被管设备的物理特性和底层组网技术都没有关系。它可以用在由不同厂家制造的路由器连接起来的不同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异构互联网中。

4.9.多媒体

5、下一代

5.1.IPv6编址

5.2.IPv6协议

5.3.ICMPv6

6、安全性

加密术和网络安全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涉及到许多数学的特定领域,譬如数论。本章我们试图对这个话题做浅显易懂的介绍,目的是为下一章讨论因特网安全做好背景知识的准备。我们的目标是在不考虑其背后隐含的数学细节的前提下,简单地讨论与加密术和网络安全相关的一般内容。

6.1.加密术和网络安全

6.2.因特网安全

由于文案过长,以截图的形式展示出来,整理不易,需要864页TCP-IP 协议学习笔记的朋友们即可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