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创业方法论(10/100)

创业的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了解用户痛点> 设计产品匹配需求 > 获取信任高效营销 > 找准营销渠道 > 建立高战斗力团队

用户

从用户的痛点出发

【痛点的定义】

不是用户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而是用户的害怕和恐惧

【痛点举例】

白血病患者的痛点是怕死,但是治疗白血病的药太贵,要4万一瓶。用户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具体需求是什么。买印度仿药不是一开始的需求。 患者(用户)一开始针对这个痛点的解决方案是去药厂抗议要求降价。

【需求的定义】

用户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需求举例】

口渴了是痛点,但是喝水是需求,当然喝可乐也可以是需求。

【启示】

创业第一步: 去发现人们有什么痛点,然后围绕这些痛点去设计或寻找产品。而不是带着产品去找痛点。 只有某个产品能够证明可以解决用户痛点,这个产品才能成为明确的需求。

【反思】

回忆我们创业初期我们做的一款To C的付费会员,做的是旅游相关的权益,当时我们没有做太多市场调研,我们当时设定的用户痛点是申请信用卡获得机场休息室等权益有门槛。 我们直接给用户一个产品,掏钱了就能享受一年的VIP服务,可以享受免费的机场休息室,低折扣的高端酒店等权益。现在想想,这个痛点是真的痛点,还是伪痛点?有这个痛点的用户又真的多么?有多少人会为了机场休息室去办理信用卡?我们当时其实是没有太多调研的。后面我们做To B的产品时,其实是客户主动找到我们的,他们有拉新困难,而存量用户活跃度和单用户价值有待提高的痛点,促活,增加用户粘性,同时增加营收是他们的需求。

产品

不一定要先发制人, 后发制人也可以成功。在产品或者模式验证有效,然后在其基础上验证有效的,再改进产品,做出创新,有时候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2.打造产品的稀缺性,护城河,竞争力

产品要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就要拥有稀缺性。 什么是稀缺性: 品牌, 成本, 专利, 网络效应,独家代理权等

打造稀缺性,也要考虑用户的购买力。如何提高购买力?

【反思】

我们一开始做的To C产品其实一开始没有找准痛点,而且痛点也不够痛。 我们的产品模式较新,还处于教育市场的阶段, 另外产品缺少护城河,没有品牌信任,没有技术壁垒,权益也没有独家代理。另外定价也有一些问题,直接定了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当时因为时不时曝出共享单车项目扣押金跑路事件,大家对提前支取一部分钱去购买一个要分期兑现服务的产品时,其实是心有余悸的。而我们的产品做得就是分期兑付的权益套餐包。当时499的价格,现在来看,没有击穿用户的心理门槛。转做To B的产品服务之后,我感觉我们做对了一些事情,让我们在产品上获得了一些成功,一是和央企和头部企业合作,初步建立了品牌信任度,二是在定价上更加灵活,定价上从10~200元不等,适配了不同场景不同消费能力的用户的购买力。

营销

【获取信任的三种方式】

【如何建立信任】

ps: 男人给女人的安全感也是如此

【启示】

营销的本质,是获取用户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买卖。品牌是信任的容器。不能被消费者优先选择的,不叫品牌,叫商标。

【反思】

刚开始做那款To C的付费会员时,我们的营销一开始是从身边的朋友开始的,开始建立种子用户群,给朋友安利。这时候有信任感,也好营销,给朋友送了不少兑换码,也有一些朋友出于友情帮助,开通了一些卡。但是当我们扩大范围去推广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阻碍,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为我们的产品买单。

渠道

【启发】

【反思】

我们当时的营销渠道不可谓不好,和微信的理财通,微信电子发票,腾讯微加信用卡,滴滴都有一定入口,这些入口都至少有百万曝光,可是实际的转化效果很差,现在回头想,不是渠道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定位也有很大问题。

团队

【定义】

什么是使命: 你们这个企业为什么而存在?

什么是愿景: 在实现使命的过程中, 你希望成为谁?你希望获得什么?

什么是价值观: 就是做人做事的标准。

【启发】

【反思】

我们公司的使命是让消费更有意义,愿景是把生活变成奖励,价值观是主动价值成长。 我对公司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诠释是:我们作为买方代理,通过整合资源,降低供应链成本,让用户用较低的价格享受更好的服务,用户享受了更好的服务,提高了生活的品质同时还降低了生活的成本。 而我们也通过服务更多的用户,取悦自己和他人,变成自己生活的奖励。 要实现这样的使命和愿景,就需要主动贡献价值,主动成长才能实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