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Offer——JVM 这些基础知识点你全掌握了吗
一、前言
应聘后端开发岗位面试过程中,有关的问题必不可少,此篇博文主要梳理有关工作原理、收集器有关内容。
二、java 内存与内存溢出
2.1 JVM 分区及作用
(栈内存)为虚拟机执行方法服务:方法被调用时创建栈帧-->局部变量表-->局部变量-->对象引用
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超出了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就会出现规定了栈的最大空间;
虚拟机栈可以动态扩展,如果扩展到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会出现()
而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局部变量表,局部变量表包括如下内容:
基本数据类型: 注意基本类型的包装类型:
对象引用类型:类、接口、数组 (不是对象本身,可能是一个指向对象起始地址的引用指针)
问题:包装类型是放在栈中么:(看包装类型是怎么用的:若直接定义则内容在常量池中,若new一个对象则在堆中。)
注意⚠️:特别注意静态变量修饰的变量在方法区。
三、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3.1 jvm垃圾处理方法(标记清除、复制、标记整理)
新生代大量对象死亡,只有少数对象存活,采用复制算法;
老年代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故采用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
三种算法的比较:
效率:复制算法 > 标记-整理算法 > 标记-清除算法(此处的效率只是简单的对比时间复杂度)
内存整理度:复制算法 =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
内存利用率:标记-整理算法 = 标记-清除算法 》复制算法
3.2 JVM如何GC?新生代,老年代,持久代,都存储哪些东西,以及各个区的作用?
大多数新生的对象在区分配,当区没有足够空间进行分配时,虚拟机就会进行一次。(是两个)

1. 新生代在方法中一个对象,方法调用完毕后,对象就会被回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新生代对象。(新生对象在区经历过一次并且被容纳的话,对象年龄为1,每一次熬过 年龄就会加1,直到15,就会晋升到老年。)
注意动态对象的判定:空间中相同年龄的对象大小总和大于空间的一半,大于或等于该年龄的对象就可以直接进入老年代。
在新生代中经历了N次垃圾回收后仍然存活的对象,就会被放到老年代中,而且大对象(占用大量连续内存空间的对象如很长的字符串及数组)直接进入老年代。
当空间不够用时,需要依赖老年代进行分配担保。
3.3 GC 引用可达性分析算法中 GCRoots 对象
虚拟机栈中的对象(引用对象);
方法区中的静态成员;
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对象;
本地方法区中的(方法)引用对象 ;
3.4 MinorGC、FullGC时机
1. (新生代GC)当区没有足够空间进行分配时,虚拟机就会进行一次。
新生代中的垃圾收集动作,采用的是复制算法;
对于较大的对象(很长的字符串、数据、集合),在的时候可以直接进入老年代。
2. (老年代GC)
是发生在老年代的垃圾收集动作,采用的是标记-清除/整理算法;
由于老年代的对象几乎都是在区熬过来的,不会那么容易死掉,因此发生的次数不会像那么频繁,清理时间是的10倍。
3.5 各垃圾回收器工作原理
3.5.1 Serial 收集器
是一个单线程收集器,它“单线程”的意义并不仅仅说明它只会使用一个cpu或一条线程去完成垃圾回收工作。而是在收集垃圾时,暂停其他的工作线程。
新生代采用复制算法,(消除或者减少工作线程因内存回收而导致停顿)。
老年代采用标记--整理算法。
简单高效,模式下默认的新生代收集器。
3.5.2 ParNew 收集器
ParNew收集器是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
新生代采用复制算法,;
老年代采用标记--整理算法;
它是运行在模式下首选新生代收集器;
除了serial收集器之外,只能它能和cms收集器配合工作。
3.5.3 ParNew Scanvenge 收集器
类似ParNew,但是更加关注吞吐量。目标是:达到一个可控制吞吐量的收集器;
停顿时间和吞吐量不可能同时调优。我们一方面希望停顿时间少,另一方面希望吞吐量高,其实这是矛盾的。因为:在的时候,垃圾回收的工作量是不变的,如果停顿时间减少,那频率就会提高;既然频率提高了,说明就会频繁的进行,那吞吐量就会减少,性能就会降低。
3.5.4 G1 收集器(核心重点)
是当今收集器发展的最前沿成果之一,对垃圾回收进行划分优先级的操作,这种有优先级的区域回收方法保证了它的高效率;
最大的优点是结合了空间整合,不会产生大量的碎片,也降低了进行GC的频率;
让使用者明确指定停顿的时间。
3.5.5 CMS收集器:(:并发标记-清除 老年代收集器)
一种以获得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适用于互联网网站或者B/S系统的服务器上;
初始化标记():根可以直接关联到的对象;
并发标记(和用户线程一起):主要标记过程,标记全部对象;
重新标记():由于并发标记时,用户线程依然运行,因此在正式清理前,再做修正;
并发清除(和用户线程一起):基于标记结果,直接清理对象。
注意:有三个致命的问题:
3.6 java 引用类型
有四种引用类型:
强引用:通过产生的对象都是强引用。
软引用:一些还有用但不是必须的对象可以使用软引用。比如创建一个软引用数组,这个数组存放了100多个学生对象的信息。内存比较空闲的时候这些对象和强引用没有区别,但内存紧张的时候就会被回收。(这就是GC的判定条件)应用软引用的好处:在内存不足时,程序不会崩溃;
弱引用:描述非必须对象的(比软引用更弱),当工作时,无论内存是否紧张都会回收掉;当某个对象是偶尔使用,并且在使用时随时能获取,又不想影响垃圾的回收,可以考虑应用这个。
虚引用:无法通过虚引用来获取对一个对象的真实引用。唯一的用处:能在对象被时收到系统通知,中用来实现虚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