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划分的思考
为什么
微服务不是十全十美的,不是银弹,是什么原因导致必须要做微服务划分,是否有足够的动机支撑,是项目需要,还是领导的想法,公司层面是否有相应的规划。
拆分后的服务谁来维护,研发同学是否愿意参与
为什么,思考清楚了,接下来看还需要考虑怎么做
单体应用的不足
以上是单体服务面临的一些问题,但是不止于此。
微服务优点
微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下几点:
微服务缺点
划分粒度
划分微服务的粒度不仅需要考虑研发资源,还要考虑服务本身的原子性、团队大小、团队人员的稳定性、服务的高可靠性要求等等。
参考阿里的粒度:人均服务数是 1.5 个左右,建议维护一个核心服务+变更较少的服务。
划分原则
基础工具类
通用服务能力
独立jar
starter封装
上下游解耦
业务维度
基础设施模块
MQ
缓存层
衡量指标
改造成本
微服务改造是持续迭代的工程,需要考虑:
微服务基础设施
常用的一些微服务基础设施有:
关于技术选型:
【1-6】一般考虑Springcloud全家桶
【7】一般是Prometheus+grafana,
【8】一般考虑Skywalking
【9】一般是ELK
【10】一般是自建或基于开源方案二次改造
【11】一般自建
选型方案,最终都需要综合考虑,比如研发人员的熟悉程度,是否有足够的研发资源和价值去自研。
也可以直接上云,现在的云服务厂商基础设施都很完善。